这里的ANN,是Approximate Nearest Neighbor的意思,从数据中找到和查询数据最接近的结果,实际上这个问题往往都被扩展成Approximate K Nearest Neighbors问题,在之后的介绍里ANN指代都是这一种更为一般的情况。

在过去的一年左右时间里,我都在做ANN上的一些研究,算是经历了一个小白入门科研的完整阶段,也算有了一点体会。本文中的ANN查询都是针对高维向量进行的,所以有时也常常被称为向量检索。这里不对算法进行很具体的分析,希望从一个较为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。

背景

ANN查询问题是一个十分基础的问题,有着很丰富的应用,比如在图片数据库中找到跟我的照片最相似的照片,每个图片通过特征提取模型以后就是一个个的高维向量(一般在100维到1000维之间),相似照片的检索其实质就是ANN查询。使用数学语言表达如下:

\(\mathcal{D}=\{x_1, x_2, \cdots, x_n\}\)为数据集,\(x_i \in R^d, dist(x_i, x_j)\)为距离函数(一般为欧式距离),距离越小,则代表相似度越高。给定查询向量\(q\), \(k\)近邻\(TopK_q\)都满足,\(\forall v \in TopK_q, \forall x \in \mathcal{D} \setminus TopK_q, dist(v, q) \leq dist(x, q).\)

而实际返回的结果可能有误差,令返回结果为\(TopK_q'\),使用 \( Recall \) 来衡量准确度,即\(Recall = \frac{| TopK'_q \cap TopK_q |}{k} \).

所以实际上衡量一个算法性能的时候,我们是通过参数改变查询的范围,使用\(Recall-Latency\)曲线来直观地展示不同\(Recall\)下的查询性能。

索引

ANN是一个古老的问题,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,主要有树,哈希,量化编码,图这几类具有代表性的索引算法。这里要非常感谢袁勇同学,详细归纳了ANN的发展,同时还维护了信息检索的一些最新论文。在我入门这个领域的时候,这几乎是我看过的中文博客里面最为用心,理解也非常深刻的高质量文章了,强烈推荐刚入门的小伙伴去阅读他的文章。

对于ANN来说,我们希望查询使候选集合较小,过滤掉大部分向量,另外在计算向量距离时希望可以对向量进行降维,编码等操作使得距离计算的时间(对两个几百维的向量进行欧式距离计算是一波很大的开销)可以大幅降低,并减轻存储压力。这两者也常常会结合起来。

首先看第一点,如何过滤掉无用的向量。回忆我们在学习二叉树时候的情景,我们通过比较和根节点的大小关系,来确定我们接下来要搜索左子树还是右子树不断深入,因为我们要的是近邻,所以有可能会回溯。所以基于树的索引基本沿用了这样一个思路,关键在于如何将数据分裂,可以选择方差最大的维度来分,这是KD-Tree的思路,也可以使用Kmeans,这是Kmeans-Tree,也可以使用哈希来分桶。

再看第二点,我们如何加快向量距离计算呢?我们可以来看量化编码的思路,尤其是乘积量化,我们可以将距离计算转化为查表操作。将向量等分成若干段,每一段使用聚类算法分成若干聚类中心,那么所有向量都可以视作是这一些聚类中心的组合。所以我们现在只需要存储少量的聚类中心,并且可以预计算好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。

最后单独来说一说图索引,2016年的论文HNSW已经成为了现在使用相当广泛的索引算法,在数据可以全部放进内存的前提下,图索引几乎都是最快的选择。但事实上,每个刚入门的同学都会有些疑惑,平时提到索引几乎都是树型索引,图这个结构是如何作为索引来使用呢?在我看来,图具备很好的连通性,不像树结构,只有一个方向,否则就要进行回溯,而图的话通路就四通八达。一般我们在一维条件下很容易对数据按照某个数值分成大小两堆,这是一种很完美的分割。而在高维的相似度查询场景下,事实上你很难完美对数据分割,做到一个通路无须回溯的,而图就可以绕过这个限制,达到树索引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性能。

ANN-Benchmarks里面列举了不同算法的单机查询性能,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。

机器学习

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代替传统的查询算法或者是数据结构,已经成为了很重要的研究话题。当然这在实际生产环境中能否使用就是另一个问题了,大都会有这样一些问题:无法实时更新,训练时间长等。但无法否认的是,AI确实是未来。

反映到ANN这个问题上,怎么把机器学习的思路用到这上面,有很多思路。一个直接的思路是将查询向量作为输入,它的近邻作为输出,然后拿一些向量用来训练,对实际的查询再做模型推导。还有的方法是构建图索引的时候构建cost model来选择边,在查询的时候使用模型选择最佳路径等。

其实我对机器学习是比较不感冒的,有些模型的建立我觉得需要很强的AI背景,而且获得的收益很小,overhead(模型大小,模型训练时间)倒是很大。但是有一篇论文让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,是SIGMOD2020的一篇文章,Improving Approximate Nearest Neighbor Search through Learned Adaptive Early Termination,这篇文章其实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,作者发现索引上查询的时候,不同查询向量所需的“step”是不同的,对于那些“简单”的查询向量,短短几步就可以结束查询,对于某些“困难”的查询向量,则需要在索引上查询很多的步数才能找到真正的近邻。那么机器学习就可以来学习每个向量所需要的步数。这其实就转化为了一个非常基础的机器学习问题,这种简单性为我们真正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其实降低了不少门槛。

这篇文章也直接影响了我们做的ANN研究,从茫然中逐渐提炼出了属于我们的一些想法,在我看来,我们的思路也是非常简单,且具有美感的。等着paper中了再好好来讲讲我们的工作,希望不要等太久。。

系统

支持ANN查询在大数据时代逐渐演变为一个系统所需要支持的需求(也可能是伪需求?)。这一部分阿里巴巴做的很不错,也可能是阿里本身打广告的能力非常之强(误),阿里云数据库团队和蚂蚁的团队分别在自研数据库AnalyticDB和开源数据库Postgres上集成了向量索引,系统名字分别是ADBV和PASE,也分别在VLDB2020和SIGMOD2020的Industrial Track上都发表了论文。有家明星创业公司Zilliz开源了他们的向量检索产品Milvus,当然在我看来这个业务是否太过单一了,但确实人家拿到了相当多的融资,吹水能力也是相当不俗,当然这作为一家初出茅庐的公司是非常重要的。很偶然的机会也接触过这家公司的HR,差点就加入了,不过我应该还会持续关注这家公司的。

对于系统来说,算法的创新不是重点,重点是生产上的落地。如何做好数据的增删改查,如何管理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,如何将索引改造成适合数据库的内存管理等。上述几个系统也都提到了ANN查询和普通结构化查询相结合的融合查询,ADBV较为系统地讨论了融合查询的优化思路,把它做到了数据库的优化器里面。

总结

像ANN这样的“古老”话题,在初期一定是要看很多的论文来加深理解,而且不同的方法又非常多,在调研上就已经需要花上非常长的时间,需要比较归纳算法的特点,并需要一些实验结果的佐证。当然想在上面做出点东西确实是很难很难的。这时候尝试用机器学习或者系统层面来看待问题,也许会有新的发现。